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 2. 下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其中流向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 3. 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
    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 4. 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
    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下图中X、Y、Z为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的位置及高空气压中心分别是(  )
    此时该地近地面气压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秋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读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气压较高的是,气温较高的是;乙地空气(上升或下沉);丙、丁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图中甲、乙、丙、丁之间热力环流模式为(顺或逆)时针。
    图中甲、乙两地中,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地,表示郊区的是地;若此时为白天,则表示陆地的是地,表示海洋的是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 增加空气中的水气,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B: 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于光合作用
    C: 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 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霜冻侵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理)试卷
  • 10.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 垂直运动
    B: 大气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