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月球表面环境恶劣,但月球上资源丰富,下列资源中月球远比地球丰富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太阳能
    D: 煤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2节月球和地月系同步练习
  • 2.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8点59分57秒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阅读图文,回答相关问题。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当日,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大致为①②③④中的处,当天的月相为,海洋形成(大,小)潮。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发射当天白昼时间最短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从“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表面影像可以看到月面的基本形态是,虹湾是一片相对的地区。

    地球上的人看月球,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2节月球和地月系同步练习
  • 3. 总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2节月球和地月系同步练习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曾担任过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的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向媒体透露,“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有望在2013年前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并落月。

    材料二:下图是正在工作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共有级。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发射条件最优越的发射场。这是因为海南是中国陆地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火箭可以通过运输。

    月球可以提供许多能量“接力”的物质,比如等,对于能源逐渐枯竭的地球来说,十分重要。

    月球表面温度日较差可达300摄氏度以上,相当于地球表面温度的十几到几十倍。请从大气作用角度分析地表昼夜温差小的原因。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分别于2007年 10月24日18时5分4秒和2010年10月1日18 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请说出两次卫星发射时间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2节月球和地月系同步练习
  • 5. 比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的行星是(    )


    A: 火星和水星
    B: 水星和金星
    C: 土星和火星
    D: 海王星和冥王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一章第1节天体和星空同步练习
  • 6.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属于(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一章第1节天体和星空同步练习
  • 7. 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


    A: 氢和氧
    B: 氧和氦
    C: 氢和氦
    D: 氧和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1节太阳和太阳系同步练习
  • 8. 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

    A: 1000000千米
    B: 384400 千米
    C: 94605亿千米
    D: 1.5亿千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1节太阳和太阳系同步练习
  • 9. 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均比地球大得多
    B: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C: 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 地球表面的化石燃料在形成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1节太阳和太阳系同步练习
  • 10. 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


    A: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难度: 简单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1节太阳和太阳系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