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甲地可能是(    )
    此时(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
  • 2.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剧变等)引起海面的海水高度异常变化现象。风暴潮引起的灾害通常表现为增水灾害(如淹没土地、海滩侵蚀、航道及港池骤淤、冲毁堤坝、毁坏房屋、夺人生命等)和风暴减水(如航运受阻、电厂取水困难、港口码头作业不便等)。

    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是?

    简要说明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分布区域?

    列举应对风暴潮的防灾减灾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常州市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
  • 3.

    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北京地区风向为(    )
    虚线内区域的气象灾害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常州市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
  • 4.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下图为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戊点的地形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常州市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
  • 5.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6.

    海水表层(水深1000米以内)水温往往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甲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省吉林市一中高三质量检测(六)地理试卷
  • 7.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甲地的值可能为(    )

    A: 4.6
    B: 5
    C: 3.1
    D: 3.8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研究调研地理试卷
  • 8.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    )

    A: 十字路口
    B: 绿地
    C: 卫星城
    D: 商业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研究调研地理试卷
  • 9.

    2015年10月15日夜至17日白天,华北、华东一带被雾霾笼罩。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下图为该时间段内某时华北某地上空的等压面示意图。关于这次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区域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浓度;
    B: 深秋时节,冬季风逐渐强盛;
    C: 天气转凉,夜间地面温度降幅增大;
    D: 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研究调研地理试卷
  • 10.

    2015年10月15日夜至17日白天,华北、华东一带被雾霾笼罩。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下图为该时间段内某时华北某地上空的等压面示意图。若只考虑气压状况,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之间风向为西风;
    B: ①地雾霾天气可能持续时间更长;
    C: ①②两地,①最有可能位于城区;
    D: ①地降水概率大于②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研究调研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