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塔林,是冰川末端消融残存的塔状冰体群,常与冰舌分离。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山谷冰川发育有形态多姿的冰塔林,其形貌如丘陵或金字塔等。但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却不能形成冰塔林。据统计,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千米缩减至4.5万平方千米,退缩幅度达15%。图1、图2分别为青藏高原主要山脉分布图和冰塔林景观图。

    从气温和冰川运动的角度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山谷冰川发育形态多姿冰塔林的原因。
    从气温与降水角度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不能形成冰塔林的原因。
    推测青藏高原地区冰塔林今后可能的位置变动,并说明理由。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变化的相互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二中等七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
  • 2.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暑假特训卷
  • 3. 据地质学家估计,北冰洋海底储藏着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近年俄、美、加等国纷纷在北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北极形势骤然紧张。读地球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小题。

    近年北极地区争夺日益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   )
    关于甲、乙两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②都在同一国境内 

    ③两端都直接连接大洋 ④都是石油的重要运输通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内流湖的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湖泊的水位和气候变化。下图示意一个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距今1.2万年来湖水含盐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湖水位处于较高的一段时间,出现在距今(   )
    距今2000年以来,该湖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显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政府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切实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下图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
    为应对全球变暖,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完成各题。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

    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
    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
    研究发现,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模拟试卷(6月)
  • 8.     2018年9月5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首期成果在拉萨发布,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两条山脉部分地区冰川面积近50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下列小题。

    据图可知(   )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模拟试卷(5月)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气候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测气候变暖对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溶解性总固体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20年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5月)
  • 10. 赛里木湖(下图所示)是新疆天山西北部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周边雪山连绵。高白鲑是原产于50°N以北俄罗斯境内的冷水性鱼类,1998年被引入赛里木湖,引入后高白鲑生长优势更为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研究发现近年来赛里木湖面积持续扩大,推测湖区气候变化趋势为(   )
    赛里木湖湖水盐度最低的区域可能是(   )
    与原产地比,赛里木湖的高白鲑生长优势更明显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