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宫一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太阳能帆板始终向着太阳的主要目的是(   )
    最可能干扰天宫一号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理)
  • 2.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高速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读某区域在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6

    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强弱与自然灾害频次(   )
    推测图中虚线代表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理)
  • 3.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有(   )

    ①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地球上所有能源的来源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理)
  • 4.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B: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理)
  • 5. 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据其含义,完成下列小题。
    农谚体现了太阳辐射(   )
    下列城市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6. 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 太阳表面黑色的大洞
    B: 出现在色球层
    C: 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D: 每逢11年就会增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7.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并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完成下列小题。
    对“嫦娥四号”运行干扰较大的太阳活动是(   )
    与地球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最大优势为(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8. 位于藏北高原的某观测站,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为655.8mm,下垫面为草甸,夏季降水后地表坑洼处会有积水,长时间处于湿地状态。下图是该地测得的某种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辐射类型为(   )
    影响该辐射季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过“鹊桥”中继星,嫦娥四号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左图)。

    材料二 2019年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兢在北京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返回着陆于内蒙古四王子旗。

    材料三 上右图为我国航天基地分布图。

    嫦娥四号传回的图片显示,与地表相比,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这是由于月球缺乏的保护和缓冲,其原因是月球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分析西昌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从气候角度,评价在酒泉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自然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文)
  • 10.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有大气,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似,地表多与地球荒漠相似,对其探测极具科学意义。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5吨重的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利用1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火星3大任务。右图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我国其他发射场相比,“天问一号”探测器选择在文昌发射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发射窗口期气候条件好                 ②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同等火箭载重更大

    ③设备运输便利,发射费用低             ④地形隐蔽性强,利于保密

    “天问号”探测器(   )
    与着陆月球相比,探测器着陆火星(   )

    ①安全性系数高      ②可利用大气摩擦减速      ③步骤简单易操作      ④要防御风沙侵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