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湖泊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的改变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指示 器,下图是近50年来西藏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的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青藏高原湖泊面积( )
    青藏高原南部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2.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  甲城市气温资料

    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
    根据材料二、三, 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3.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4.     2018年5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青海湖已迎来夏候鸟繁殖高峰,青海湖特有的湟鱼也开始洄游到淡水河道繁育后代,一场“群鸟抢鱼大战”在青海湖边开始上演(如图)。

    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青海湖湟鱼资源从32万吨减少到不足2千吨,环湖物种也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      )
    从2001年开始,对青海湖封湖育鱼,水域面积十年间增长了240平方千米,截至到2014年底,青海湖的水鸟种类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64种,刷新到222种。对于上述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春市江城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2018年5月24日湖泊面积为102.09平方千米,10月6日面积扩大到123.68平方千米,为1976年以来的最大值。下图示意1976一2017年小柴旦湖泊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本区域其他湖泊相比较,小柴旦湖面积变化尤为剧烈,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
    造成2018年5一10月小柴旦湖面积持续、快速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有关小柴旦湖面积扩大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7. 近几个世纪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图5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8.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列为全省重点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接纳赣江等河流来水,同时与长江相连,连接处有时湖水注入长江,有时江水倒灌至鄱阳湖。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提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如图表示2010年下半年鄱阳湖入江口附近水位及鄱阳湖面积变化。

    指出图示各月中,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的月份。。
    分析鄱阳湖冬季水位较低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简要分析鄱阳湖周边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10.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 开垦湿地,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 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 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