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泡沫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和水,一般情况下是水体中藻类或微生物死亡、破碎后形成的简单蛋白质分子、油脂和木质素。在它们充当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水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泡沫。若无人类污染物的影响,泡沫大多数是无害的。但部分藻类和微生物也会释放有毒物质,甚至有毒气体。与有毒泡沫接触后会对生物的皮肤和粘膜造成危害。部分海岸会形成长时间、大面积的“泡沫海洋”(下图),对鸟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图片_x0020_100007

    分析说明“泡沫海洋”对生态可能产生的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 2.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伊萨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流经德国慕尼黑,向北注入多瑙河。河床有着大面积的鹅卵石岛屿、石滩,常年受洪水威胁,河床不断变道。19世纪中叶,慕尼黑河段被截弯取直,修建了堤坝、防洪墙、拦河坝以及运河等,使得伊萨河水位持续下降,直接导致了慕尼黑地区航运的衰落。到了20世纪,慕尼黑市内的河段更像是一条被硬质化的水渠,不断增高的河堤和两侧陡峭的水泥堤防,使伊萨河变得难以亲近。21世纪,德国组建了“伊萨河计划”项目团队,凿开水泥加固的梯形河道,挖去、铲平前滩堤坝,建造了跨河的缓坡……采取了一系列河床去硬质化措施。改造过的前滩和河岸不仅提高了人们亲近河流的可达性,而且为洪水制造了一个宽阔的排水截面,使河流自身塑造能力得到了恢复。

    简述伊萨河“去硬质化措施”的生态环境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丰都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 3. (环境保护)

    2018年4月,苏宁易购推出型号多样的“共享快递盒”2.0版本,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和快递袋。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收件人签收后快递小哥就将其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并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说明推广“共享快递盒”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开发“共享快递盒”3.0版本的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德宏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 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泥炭是指植物残体在多水嫌气的条件下因不能完全分解而形成的有机堆积层。泥炭地是陆地上的最大碳库,储存了全球土壤碳的25%。爱尔兰发育了广阔的泥炭沼泽,当地重要的燃料能源就是泥炭。传统的泥炭开采需要挖排水沟把水排干,然后用铲翻出一块块泥炭草皮用作燃料。然而,长期的泥炭沼泽开发已经导致了当地碳排放不断增加。

    说明泥炭沼泽开发导致碳排放增加的原因并为爱尔兰减少泥炭沼泽碳排放提出实用性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地理试卷
  • 5. (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在长江的荆江河段,分布着许多由于长江裁弯取直而形成的牛轭状废弃河道,被称为长江故道,故道无法与长江水进行交换,是一个封闭水体。周边的居民在故道中开展了规模化网箱养殖,并在洲滩和湿地上种植了大量吸水快、生长快的意杨(落叶大乔木),将原本生长在当地的芦苇等挺水植物迅速替代。

    简述长江故道可能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环境保护

    黑河发派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指出黑河流域的两种生态问题,并简述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卷(一)
  • 7.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春播前,农民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耕犁翻开土壤,掩埋地表残茬,再利用铁耙破碎土块,形成播种表土。

    简述上述耕作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耕作改进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分布于云南、贲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中。要求水体干净,喜温暖,一般花期5至10月,温暖地区全年有花,花美如仙子,花开时水面铺满白花,人们形象地称为“花海”(如下图所示)。海菜花对水质污染很敏感,只要水体受污染,就会死亡,被誉为“水质的试金石”。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縮小。下图为云南广西两省区海菜花分布图。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原因及恢复海菜花花海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水湖,因盛产湟鱼和湖中岛栖息着各种水鸟而闻名于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有108条入湖河流,目前锐减至不足10条,环境交化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2004年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

    简述青海湖湟鱼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拯救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1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自20世纪80年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有2700多头,但到了2018年7月,仅剩约1012头,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有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简述江豚数量迅速减少的人为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豚的具体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