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生物群落是指(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C: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
    D: 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自然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以下破坏生态平衡的方式中,破坏程度具有全球性的是(    )
    A: 森林火灾
    B: 大气污染
    C: 地震
    D: 台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以下人类活动中,对生态平衡不利的是(    )
    A: 在可可西里山区捕杀藏羚羊
    B: 加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C: 建立“三北”防护林
    D: 在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万m3~l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下图示意滇池水域及水系分布。

    分析并提出改善滇池水质的可行性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 5.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省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6.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978567487

    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木里煤田系统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7.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菜花的家园多在碧波荡漾的湖泊或清澈的河溪之中。海菜花对环境的要求颇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海菜花在云南是颇受欢迎的美味,人称“龙爪菜”。海菜花是湖泊网箱养殖中草鱼的喜食水草,还是重要的绿肥或饲料。曾几何时,海菜花是云南、广西等地河湖中的当家花旦。近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海菜花已在众多河湖中销声匿迹,并被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

    简要分析近几十年来海菜花在南方省区河湖中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读“中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9. (环境保护)

    每一种野生动物都有其独特习性,放生是一项科学而专业的活动,而不应该成为一种作秀,放生的地点、时机等都非常有讲究。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放生野生动物。

    请说明随意放生野生动物的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鱼是溯河洄游性鱼类,每年6月上旬到8月中旬,湟鱼会离开青海湖,沿着湖泊周围的河流逆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湟鱼以水生生物刚毛藻和无隔藻为食,一条幼鱼长到1斤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湟鱼是迁徙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沿青海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营农场和新兴城镇相继出现。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2002年之前青海湟鱼的数量一度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近十几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使湟鱼的数量逐渐上升。下图示意青海湖水系。

    分析青海湖湟鱼生长速度较慢的原因。
    分析近年来青海湖湟鱼资源减少的原因。
    针对青海湖湟鱼资源减少的现状,提出解决的可行性措施。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