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草方格沙障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固定沙漠
    B: 削减风力
    C: 吸收地下水
    D: 增加降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2. 该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3.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1月均温(℃)

    -28~-14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260

    95560

    624590

    说出该省区的简称

    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该省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区是中国古老灌区之一,也是该省区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会带来哪些问题?(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4. 读图甲和图乙,答下列题目。

    乙图说明了(    )

    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5. 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6. 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 。

    “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7.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8. 阅读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防治荒漠化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莫使旱地沙漠化”。


       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有何特点。

    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在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等;而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因素,特别是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9.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回答以下小题.

    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10.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