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实行“冬蓄夏排”的水位调度方式,即9~11月蓄水,最后达到175米的最高水位。然后1月份开始排水,一般在汛期7~9月加大排水量,蓄水前到达最低水位150米左右。在水库排水期间上游会形成垂直落差达30 m、面积达350 km2的消落带。
材料二:消落带夏季遭受短时间的水淹,使得植物群落生长受到影响。6月底夏季汛期时,涨水冲刷使许多不耐水淹、未完成生活史的一年生植物地上部分折断脱落、枯死。同时,由于长江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导致三峡水库干流典型消落带低中程带一年生草本植物遭受厚约5cm的泥沙掩埋,植物残体分解会影响改变水体和底泥的营养状态。为了了解植物残体分解对水体和底泥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水淹和未水淹两组植被残体分解干质量(植物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损失率和营养成分释放率的对比实验,实验时间为60天,得到如图1、图2所示数据。


注;调查中发现,消落带植物群落中禾本科、菊科和蓼科草本植物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稗、狼杷草和水蓼分别作为禾本科、菊科和蓼科的一年生草本代表物种,在消落带盖度分别达到12%、6%和1%,生物量大且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