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学期调研试卷(选)
  • 2.     目前,中国进入了太阳能电站的高速发展期,是最有活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下左图为中国一座被大量光伏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山头。右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雨量线、自然状态的地表径流过程线.光伏板包裹后的地表径流过程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甲,乙、丙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状态下的的地表径流过程线是甲

    ②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乙过程的长期影响可能造成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④乙代表太阳能电站建设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乙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3.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读“一带一路”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7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

    A:    风能
    B: 太阳能
    C: 煤炭
    D: 石油、天然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4. 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W/㎡)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0

    青岛的风能资源比济南丰富,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5. 清代赵钧彤所著《西行日记》记录了作者经河西走廊远赴伊犁的行程。以下为其中一段,”自六盘(山)而西俱黄土山,枯燥无树...而塞上诸山(指祁连山)葱菁郁律,反往往可图画,亦地气然欤?.....诸空滩皆涸河....夏秋水发,浩无定域,各村壅砂石捍水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枯燥无树”指当地自然带为(   )
    “夏秋水发”说明当地河水水源主要来自(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促使发电机发电的过程。风电是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但风电场建设占地规模大、投入和技术要求较高,风电场布局需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千米。下图示意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

    图片_x0020_100010

    描述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的分布特点。
    说出乙地比甲地可利用风能时数少的原因。
    与甲地相比,分析丙地风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一个城市的节水状况和潜力,受城市水资源利用政策、产业结构及调整、人口数量及变化、节水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图甲图示意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各年份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图乙示意该时段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时段,该城市群(   )
    北京节水总量中工业节水占比小,这是因为(   )
    根据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判断石家庄(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高考三模试卷
  • 8.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2000-2012年的变化率。完成下面小题。

    该区域位于(   )
    造成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5月)
  • 9.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据此推测我国可能分布可燃冰的区域为(   )

    ①青藏高原②南海海域③南方丘陵④渤海海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金山区2020年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 10.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材料二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

    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有
    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9 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