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
    A: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B: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C: 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D: 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 2.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意味着(    )
    A: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 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 3.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④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地方戏时常像个没落贵族。留住剧种,却留不住观众;靠保护活着,却难以再“火”起来。地方戏觅知音,政策倾斜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反求诸己。只有紧跟时代的脉搏,创新求变,才能找准现代观众的“频道”,才能让地方戏不老,让艺术常青。这主要说明(    )
    A: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B: 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 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5.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

    ①取其精华     ②去其糟粕    ③批判继承     ④古为今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定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掌门人单霁翔院长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这需要(    )

    ①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                  
    ②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

    ③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④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借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这表明(    )

    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

    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2017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3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思想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这表明(    )
    A: 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 社会制度的变迁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有专家认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不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
    A: 古诗文教学对人的影响应是潜移默化的
    B: 古诗文教学应关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 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 古诗文教学应正确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