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轰动国内外,成了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对于该片的成功,导演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个故事。”正是凭借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再运用最新的3D动画技术,才有了该片的火爆。该片的成功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主要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②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④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2. 据调查,大多数年轻观众表示不喜欢戏曲,觉得“没感觉”,其重要原因是戏曲题材内容与时代脱节、节奏太慢,与影视、互联网等其他娱乐文化相比戏曲形式不够丰富。下列做法中有助于让传统戏曲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的是(    )
    A: 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B: 摒弃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糟粕
    C: 让传统戏曲进校园
    D: 让人民群众成为戏曲创作主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3. 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推动我国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实现创新(    )

    ①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是推动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

    ③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必然前提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4. 2016年10月29日,“第二节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张岂之获得“国学终身成就奖”。张岂之先生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坚守它,做好传承工作。我如果生命还能延续下去,还要在这六个字上下功夫:传承,创新,发展。”由此可见(    )

    A: 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B: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C: 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D: 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5. 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一部名为《红色气质》的微电影横空出世,引发影视界和舆论的关注与好评。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红色气质》将家国情怀贯穿到整部影片中,在9分05秒的片长中,每一帧、每一秒,都是历史瞬间的珍贵记录,更是红色气质的传承弘扬。

    材料一:《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和独具匠心的构思,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散发出独特的红色魅力。《红色气质》没用一个电影明星,却“动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的革命英烈,他们比任何明星都更加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他们是明星,是历史的明星、国家的明星,是光照家国情怀永不泯灭的恒星!

    材料二:历史照片,人物讲述,跨越时空,同志“相聚”,亲人“重逢”,三维特效,新媒体理念支撑……《红色气质》匠心独运,让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红色气质》微电影按照院线标准制作,电视、络与移动终端等平台都可传播,人们爱看、爱传、爱议,从中感受到红色正能量的巨大感召力,温暖生活,激励人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红色气质》的成功对我国红色电影发展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6. 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内容丰富,名家辈出,精彩纷呈。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启动和新课标的实施,古诗文诵读在举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还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可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③古诗文教学应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④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7. 2017年1月10日,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加准确的了解、正视抗战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表明教育(    )

    A: 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B: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C: 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D: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8. 综艺节目一向以“大尺度、快节奏、娱乐至上”闻名,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却以完全反方向的节奏吸引了观众。《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朗读者》的成功告诉我们(    )

    ①我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②综艺节目需要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创作要善于把握时代特点,摒弃传统

    ④优秀的文化节目要坚持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9.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10.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从当面互诉衷肠,到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再到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视频对话,愈来愈打破空间的限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带来了生产的革新与消费的转变。这说明(    )

    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水平

    ②科技的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网络的发展终将取代旧的传媒

    ④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