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
    A: 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 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第五学段考试试卷
  • 2. 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③既要不忘本又要创新思路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六次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3. 江西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材料体现了(  )
    A: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C: 文化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D: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六次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4.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霓虹灯铺天盖地,城市文化消失殆尽。”对此,从文化角度告诉我们,城市建设发展要(  )

    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弘扬前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

    ②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③结合本地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④保障市民的基本权益,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六次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5. 无论是铡刀、牛槽等传统农耕用具,还是饺子、馒头等乡村特色饮食,经过胶东莱西农民李泽志的一支画笔,就变成了一幅幅雅致有趣的写意画,让更多的人对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育所认识,李泽志也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民艺画创始人”。李泽杰的成功表明(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育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如实反映社会生话的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六次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6. 国产大飞机试飞、量子加密技术突破、空间站时代到来、高铁技术更新换代……近些年来,中国科技硕果累累、亮点频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技的目光。这体现了(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

    ④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五次月考试卷
  • 7. 习近平主席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    )

    ①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 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有一位本土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我国34个省市的图形字体。如下图所示,如果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你认为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

    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 打破传统,独树一帜
    C: 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七夕节”虽然是我国地地道道的传统节日,但似乎越来越缺少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像西方舶来的“情人节”,商业味也越来越浓郁。鲜花化妆品、烛光晚餐……这一趋向给我们的警示是(   )
    A: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文化创新应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C: 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防止推崇外来文化
    D: 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