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后,一直拖着不还,邻居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下列选项中与欧布里德犯了同样错误的是(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③白马非马

    ④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2. 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显示,尼泊尔地震导致珠峰地区向西南方向移动3厘米,高程方向基本没变化。同时,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10年位移40厘米、上升3厘米。这一研究发现( )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佐证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意味着人们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      ④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 3. “新常态”是2014年的热词之一,意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用以表达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的表述蕴含的哲理(  )

    ①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运动和静止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4.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 5.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 6.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观点    (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承认事物“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③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相对论和诡辩论

    ④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 7.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基本平稳。“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稳中有进”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 8. 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
  • 9.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该诗形象地说明了(   )

    A: 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
    B: 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
    C: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D: 主观与客观是统一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练习
  • 10. 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其他人。这表明(  )

    A: 任何事物要么运动要么静止
    B: 任何事物只有静止没有运动
    C: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