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做强实体经济,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8年3月28日和4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税率;一并上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

    材料二: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有的生产领域还出现了产能过剩,但生态产品供给却是短缺的。

    节约能源,发展新能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可喜的是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正引领世界潮流。中国企业2016年在国内市场投入103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低排放技术,达到美国国内投资规模的2.5倍。2016年,中国在海外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320亿美元,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的世界领头羊”。

    材料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熟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观点、新举措,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议,继续完善凸显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实体经济的。
    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新能源企业应如何更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三,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演变所蕴含的哲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上石桥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测试试卷
  • 2. 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上述举措旨在(    )

    ①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

    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④消除资本市场投资风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江苏卷)
  • 3. 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就像一辆汽车,在一条宽阔的两边都有路沿的公路上前进。对于经济这辆汽车,我们并不需要一个熟练的货币司机,由他来持续转换方向盘以适应不可预期的道路的不规则性,而是需要某种方法,能够使坐在车厢内后座上的货币乘客保持稳定。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材料所代表的政策主张,并简述其内容。
    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应如何批判地吸收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江苏卷)
  • 4.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500米区域的神秘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今天我们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
    有人担忧,有开发就会有破坏。对此,请从经济角度就如何合理开发海洋提出建议。
    班级举行“走向海洋”演讲活动,请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江苏卷)
  • 5. 僵尸企业一般指那些债务严重、入不敷出,依靠银行贷款或政府补贴而得以生存的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通过淘汰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处置僵尸企业(    )

    ①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可以避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

    ③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④能够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江苏卷)
  • 6. 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

    A: 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 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 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 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全国Ⅲ卷)
  • 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事物,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会一帆风顺。”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及其地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请按示例列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人民需要更好的教育

    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天津卷)
  • 8. 近年来,北京打响蓝天保卫战,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清洁空气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干预

    ②政府干预提高了排放者所承担的成本

    ③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和自然界自净能力增强

    ④空气产权难以界定清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北京卷)
  • 9. 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指标年份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全国Ⅱ卷)
  • 10. 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根据通行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污染环境者的税负与污染程度相关,税额应与环境恢复的费用大体相当。实施这一税法最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
    A: 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改善生态环境
    B: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C: 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建设生态文明
    D: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消费的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开学考试(补习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