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诚实守信
③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打贏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扶贫脱贫是硬任务,脱贫任务重的地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材料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推进,提高扶贫实效。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近生活;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雇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扶贫搬迁,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①改革政府定价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②简政放权,摆脱行政体制约束
③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建立开放市场体系
④引入竞争机制,优化配置资源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生产要素跨国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
②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改善人民基本生活
③取消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
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出口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主导作用
①国家货币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我国积极提高传统产业的内在竞争力
③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国家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材料一: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近期,国内一些经济学者围绕我国的产业政策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学者甲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有为的政府”也必不可缺。世界各国都在制定产业政策,我国产业政策确实对我国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者乙认为,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往往会失败,更像是一场豪赌。他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
材料二: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主要数据
粗钢产能
与实际产能
价格水平
与盈利状况
进出口
钢材数量
大型钢企占
总产能的比重
产能12.6亿吨,实际产能8亿吨,产能利用率67%。粗钢国内消费极限量8.5亿吨,出口极限量1.4亿吨。
价格同比下降达26.7%,大中型钢企亏损645亿元,亏损面超过50%。
全年出口粗钢1.1亿多吨,进口高精尖钢材2200多万吨。
我国为39%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占总产能的比重大都在60%以上。
①市场在配置资源
②定价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③价格调节生产
④市场存在盲目性
粮食足,天下安,为促进粮食安全,保障有效供给,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材料一: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自己增产却存进了仓库,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为此2017年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材料二:会议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丰富。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国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鼓励企业向加工、物流、码头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种子研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关键领域投资,积极参与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农业治理,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新秩序。把“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放在重要位置,保障粮食安全。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是自觉利用市场机制的体现
③主要是为了克服市场的自发性
④会使居民用电需求大大减少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