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5年霜降前一天央行宣布“双降”。回答问题。

    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并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此举(  )

    ①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是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增加流通领域的货币量 ④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企业税负 ②增加居民储蓄 ③刺激国内需求 ④增强投资活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2. 为应对制造业危机、“刘易斯拐点”人力资源价格上涨和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某地政府提出要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下列做法与对应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

    ①“加法”:增加财政补贴和信贷等间接融资对国有大中型支柱企业的扶持

    ②“减法”:结构性减税,智能装备升级替代,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

    ③“乘法”强化投资计划,落实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行业的分配

    ④“除法”: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循环、低碳、绿色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3.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高达3.84万亿美元,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走出去”的境外中资企业仍然境外融资难和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李克强总理多次指示,要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改善民生。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正在从宽进严出,向均衡管理转型。根据国家外管局最新下发的《关于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问题的通知》,放宽被担保人的资格条件,扩大对外担保业务范围,进一步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4. 由于受“成本关”“用工关”“融资关”“税负关”影响,小微型企业盈利空间逐步缩小,经营压力逐步加大。2011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租金、资金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成本关”使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压缩,处于亏损边缘。一些企业反映很难招到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的蓝领工人,面临“用工关”。与此同时,2011年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社会流动性偏紧,企业面临“融资关”。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反映,地方税负偏重,“税负关”使企业难堪重负。

    请从政府角度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小微型企业进一步提高盈利空间出谋划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5.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资金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在当下整体银根收紧,通胀高位运行,存款实际负利率、贷款额度限制的情况下,企业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而中小企业则成为脱离银行体系,采用其他方式投融资的主力军,客观上也成为“金融脱媒”的先行军,中国金融市场“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露。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概括我国当前“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露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6.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2015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转型考验。大国转身,靠什么拉动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2%,2014年达到2.05%,2015年超过2.1%。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工业机器人、高端服务器产业增加值则成倍增长。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的深圳市,2015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8.7%,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同期增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简政放权、降税清费、降低融资成本,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为企业创新“减负”;而改进和完善GDP核算办法,体现创新的经济价值、加大技术创新在国企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把创新驱动发展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等,更是让“创新”成为考核“指挥棒”……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和政府的创新动力被进一步释放出来。

    概括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怎样才能把企业的创新动力释放出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7.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应该(  )

    ①实施强经济刺激政策→财政减收增支→投资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②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经济增长

    ③调结构→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经济增长

    ④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融资练习(一)
  • 8. 2011年8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报告指出,将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巩固前期调控成果,科学评估判断政策的当期和预期效果,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依据。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央行这样做的依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练习(二)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是人们对2013年“雾霾”现象频繁出现而且危害加重的调侃,“雾霾”已成为2013年度的关键词,也是人们的“心肺之患”。面对环境污染,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于2014年初再出治理大气污染的三项举措,全国各地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规,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全体人民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材料三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睦近交远。

    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在鼓励科技创新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提出的“让全体人民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所体现的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应如何处理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练习(一)
  • 10. 在“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中,大学生们了解到: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生产决定分配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