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是(    )

    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②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③真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④全面科学地认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的错误成分是(    )

    ①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创造的  ②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③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④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    )

    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者物质创造条件 

    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

    A: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D: 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合理性表现在(    )

    A: 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B: 认为工资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
    C: 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D: 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斯密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

    A: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D: 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在斯密看来,财富是指(     )

    A: 金银货币
    B: 金银所购各物
    C: 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价值
    D: 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斯密被后人誉为"经济学之父",他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他提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

    ①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③给国家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④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斯密说:"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
    B: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这一观点(    )

    A: 这一阶级划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B: 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C: 第一次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
    D: 科学地回答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