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拓展区域贸易伙伴发展空间
②进一步推动内外联动,促进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
③全面开放国内市场,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④建设联动型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①生产对消费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需求与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材料 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坚持稳中求进。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筛选品种、育秧、机折、移栽和四间管理等措施,带动扩大了优质稻生产,向规模经营要产量。大力推进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运用智能装备的信息采集和环境因素和作物生长监测等功能,绘制作物长势数据图,科学指导生产及田间管理,提升稻谷生产质量。以粮食加工企业为引学,打造从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实现产需有效对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而推动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
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360648万吨、434113万吨和498000万吨。
①我国煤炭产量不断减少可能带来煤炭消费总量不断减少
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碳达峰”拐点已经出现
③我国推动能源改革创新可能带来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
④煤炭依然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目前应发挥其基础性调节作用
数字经济已成为未来竞争主战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预计我国数据算力需求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能源和土地、环境等资源相对富集的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在全国占比相对较低,我国东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存在较大不平衡,与能源资源和生产力等布局之间失配、错配矛盾较为突出。这种不平衡的数据中心布局,不仅难以满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也造成能源、资源等极大浪费。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该工程的实施将带动4000亿元投资,据测算,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0.33%和0.18%,为我国数据中心的产业布局、算力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算力赋能等带来深刻变革。
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东数西算将如何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意味着科研人员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
②旨在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助力科技的发展
③说明激励科研人员必须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可发挥财政资金效应,落实创新发展理念
②中国将继续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中国将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领导区城经济一体化发展
④中国将与协定关系国一起激发国际市场活力,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①在西部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②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
③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④促进东西部数据要素流通、价值传递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启了我国算力资源统筹布局的新篇章
②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动和价值创造
③实现数据中心全国一体化布局,促进算力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④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大动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
材料一: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其中“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部分如下图所示:
指标
2020年基期值(起始日期用作比较的数据)
2025年目标值(各项目标应达到的水平)
年均增(5年累计)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
一
>6.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64
[4]
高标准农田面积(亿亩)
8
10.75
[2.75)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71
75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
率(%)
97.8
98
[0.2]
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
科以上学历比例(%)
60.4
62
[1.6)
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
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
54
(9)
材料二:根据某省“十四五”规划,未来该省将持续聚焦枸杞、葡萄酒、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打造品牌影响力,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该省在与阿拉伯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交流合作中运用跨境电子商务等手段,积极探索建设境外产品营销窗口,助推优质农产品、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业技术成果向外输出并转化应用。同时该省积极引进花卉栽培、肉牛养殖、酿酒葡萄、节水设备等多家外国知名企业落户该省,补强该省农业产业链。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