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
    A: 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 看到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必要性
    C: 不重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D: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   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 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 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 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3. 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
    A: 源自真实的社会实践
    B: 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预测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D: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4. 170年前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通过阅读该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5.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用暴力夺取政权
    B: 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C: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6. 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    )
    A:   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
    B: 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 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7.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一个让人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一个对二十世纪世界影响最深的人之一。

    1999年9月,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基石。

    为什么说“两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基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二)
  • 9.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精神的是(    )
    A: 改善资本主义弊端
    B: 迫使资本家向工人让步
    C: 抵制工业革命
    D: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是社会主义先驱者,他们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论证不仅依赖哲学反思还根据自身的实践,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立论基础,由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是如何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