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下一步,我国将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下列有助于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举措是(   )

    ①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制造业的规模以增加产值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人工智能淘汰传统制造业

    ③推动科技创新,持续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④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不断迈进高端产业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3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GDP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材料二   深圳是一座血液中流淌着创新基因的城市。对标“全球标杆城市”,深圳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深圳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40年间,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超90万倍;通过科技创新巩固高端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5G、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产业链集聚,世界500强“深圳队”规模不断壮大,头部企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开辟新市场,2020年,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东盟)贸易总额达6734.7亿元,增长2.1%。

    简要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通过创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的?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高考政治第一次调研试卷
  • 3.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2013-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变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据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合理判断(   )

    A: 增加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实现减贫脱困的重要途径
    B: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C: 我国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
    D: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高考政治第一次调研试卷
  • 4. 2020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判断出(   )

    ①我国“走出去”步伐不断放缓,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②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但我国吸收外资形势依然严峻

    ③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全面减少,但跨国投资效益持续提升

    ④我国前四个月使用外资总体减少,但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高考政治模拟预测卷
  • 5.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20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部分)

    针对地区

    资金总额

    主要安排

    民族地区

    847亿元

    重点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求,积极改善民生

    边境地区

    184.27亿元

    支持边境地区陆地边境和海洋事务管理、改善边境地区民生、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革命老区

    150.74亿元

    加强革命老区专门事务工作(包括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的建设和改造、烈士陵园的维护和改造等)和改善革命老区民生

    材料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   )

    ①是政府在初次分配方面增加贫困地区居民收入,缩小差距

    ②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体现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合理配置

    ④是政府以“看不见的手”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政治一模试卷
  • 6. 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

    支持和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挥消费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发展新兴消费,培育“宅经济”新业态,加快推动信息消费,发展线上教育培训、远程医疗等消费项目,鼓励“云医院”、居家健身等新消费模式。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扩大推广新能源汽车,助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举办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中国成为疫情以来首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材料二: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的底气来自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表1: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动(%)

    注:城镇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20年镇化率超过60%。

    表2:2014—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单位:万亿元)

    注: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国是如何实现化“危”为“机”的。
    结合材料,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角度,分析图表所示变化的经济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政治一模试卷
  • 7. 浦东开发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创造了50多个“第一”。聚焦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浦东已站上新的起点。材料启示我们应(   )

    ①促进区域同步发展,着眼发展的整体性

    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淘汰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8. 2020年11月23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借“数”之力,有利于(   )

    ①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②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

    ③实现国际贸易零壁垒             ④打造世界政治一体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   )

    ①维护绿色产业的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推进新旧动能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培养市民绿色消费观念、勤俭节约的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试卷
  • 10. 以“稳制造强实体开新局”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将在古城保定召开。本次论坛把脉疫后世界制造新格局,探寻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型之路。

    材料一   《2019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居全球第四,其中规模发展指数为全球第一。

    表:2012-2018年中国制造业指数及2018年中美制造业指数分项对比

    2012年

    2018年

    中国

    美国

    规模发展

    42.93

    55.16

    美国

    质量效率

    11.01

    15.05

    36.12

    结构优化

    24.10

    23.40

    49.84

    持续发展

    14.27

    16.33

    48.77

    劳动生产率

    2.897万美元/人

    31.33

    总指数

    92.31

    109.94

    15.013万美元/人

    材料二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近五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升,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不断增长。从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放在首位,再到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正向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稳步迈进。

    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