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
    A: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2. 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
    A: 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 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D: 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3.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 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 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 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4.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5. 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
    A: 消灭资本主义社会
    B: 建设社会主义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

    材料二: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8. 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的胜利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练习
  • 9.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D: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练习
  • 10. 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体现在(    )

    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②和平改良的改造方式

    ③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④阐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