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通知,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社会主义相对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提高

    ④阶级对立在社会中消失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27日,一场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这是一堂用艺术讲政治的特殊党课,《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燕妮书信节选》《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名篇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呈现。

        伦敦一家公司组织了名为“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想”的苏赫区主题游,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的专家学者负责讲解。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也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

        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时隔一百多年为何在世界范围内热度不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3.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断扩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4.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容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
  • 6. 某毛纺厂,资本家按合同雇佣一个工人,每天支付工资0.4元。每人每天劳动12小时,生产毛线6千克,共卖得24元。扣除机器折旧和原材料耗用21.6元,还有2.4元。这2.4元是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中创造的。每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是(    )
    A: 2.4元
    B: 24元
    C: 2元
    D: 2.8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7.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    )
    A: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练习
  • 8.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    )
    A: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B: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C: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需要大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9. 1921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意味着(    )

    ①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④中国革命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中联考试卷
  • 10. 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B: 一半是半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半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遭到破坏但未完全丧失, 半封建指封建社会开始瓦解但未完全解体
    D: 一半是半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半资本主义社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