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扩大多渠道就业,提高就业保障②营造劳动最光荣的社会新风尚
③消除影响实现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④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
2.1%
1.2%
3.8%
分别增长3.5%、增长2.9%和下降3.9%
①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基本同步
②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
③我国城乡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④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①体现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④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①解放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②助力就业者提升数字化素养,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③创新就业形态,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加速淘汰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变革,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
2017年
2019年
2020年
居民收入
25974元
30733
32189
工资性收入占比(%)
56.3
55.9
55.7
经营性收入占比(%)
17.3
17.1
16.5
财产性收入占比(%)
8.1
8.5
8.7
转移性收入占比(%)
18.3
18.5
19.2
注: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下列选项中,对上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来源多样化
②2020年我国居民工资性收入总额在减少
③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会不断提高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不断增加
十三五期间有关民生数据的变化
年份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
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辆)
2015年
21966元
2.73:1
30.6%
30
30733元
2.64:1
28.2%
35.3
材料二
在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来看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目前的人均GDP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后者的90%左右,贫困人口总量依然较多、脆弱群体数量庞大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近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城乡收入以及消费“鸿沟”远未消除。此外,在宏观分配中,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相比,居民收入占比相对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不少的年份中甚至还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①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②搞好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③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①基于数据分析计算而形成的人工智能极大提高劳动效率
②对汽车驾驶者使用数据的研究帮助开发无人驾驶的技术
③根据用户消费偏好的分析数据,引导超市调整供货结构
④大数据从业者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数据服务而增加收益
①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
②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生活就越幸福
③过高的社会保障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提高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