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争得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②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浙大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对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

     ①直接推动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②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直接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使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弥勒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第四次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浙大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③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浙大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5.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为着救亡的呐喊,为着复兴的梦想,多少主义出场,又都破灭;多少道路探索,又都碰壁;多少政党登台,又都谢幕。这些尝试和斗争没能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原因有(  ) 

     ①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②没能模仿欧美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无力承担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任 

     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弥勒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2月第四次月考试卷
  • 6. 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③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④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2月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 7.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开展了密切的国共合作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系列斗争
    C: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D: 毛泽东提出实行全面持久的抗战路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 8.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领导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
    B: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的南昌起义
    C: 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受挫折后,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攻
    D: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革命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 9. 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由此可见(   )

    ①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

    ②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均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③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领导阶级不同

    ④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运动需要斗争的主心骨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③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