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各地要统筹负责,按照居民意愿,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以上举措(   )

    ①旨在发挥民营企业改善居民生活的主体作用   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利用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六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开学阶段性总结考试试卷
  • 2. 2019年9月,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新型研发机构应对标市场化薪酬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②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提高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④增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六中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过关考试(一)(开学考试)试卷
  • 3. “三权分置”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即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开,实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三权分置”的实施旨在(   )
    A: 调整分配方式,健全按劳分配制度
    B: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生产性收入
    C: 明晰土地所有,完善土地分配制度
    D: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开学检测试卷
  • 4.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管理、资本、土地、数据等。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且对应正确的是(   )

    ①国有企业员工的奖金、津贴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

    ②某股民从所持股公司获得分红——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某企业出租多余库房获得的租金——按资本要素分配

    ④某教授以其专利入股企业获得的分红——按技术要素分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初模拟试卷
  • 5.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如下表

    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统计表

    指标与范围

    绝对量

    比上年名义增长

    实际

    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3元

    8.90%

    5.80%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元

    7.90%

    5.0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21元

    9.60%

    6.20%

    按照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17186元

    8.60%

    经营净收入

    5247元

    8.10%

    财产净收入

    2619元

    10.10%

    转移净收入

    5680元

    9.90%

    根据以上信息,可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

    ①初次分配所得占全国居民收入比重在下降

    ②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

    ③基本经济制度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

    ④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6. “中国天眼”FAST开出10万元年薪却难觅驻地科研人才。媒体呼吁,中国科研单位的薪酬体系应该与市场接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告诉我们要(    )

    ①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②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通过公平分配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邵武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7. 20世纪末期,数字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悄然兴起。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字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具有可共享、可复制、可无限供给等特点,打破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制约,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倍增效应。数据要素的应用对社会的意义在于(   )

    ①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量②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③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④增加商品价值量和产品附加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8. 最近“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将来自贫困地区。为顺利实现“精准扶贫”,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让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③促使农业经济由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转变

    ④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9. 2021年4月16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2021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3.7%。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4%、19.5%、17.0%、10.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43,比2020年同期缩小0.09.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日趋优化

    ③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④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政治进入高三模考试卷
  • 1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引来了一些人的疑惑:经济超预期增长,为何自己没感受到?通常情况下,GDP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微观个体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个人收入波动恰恰是影响人们感受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人们直接将这两个不同维度的指标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会在感受上产生“温差”。消弭感受“温差”的有效途径有(   )

    ①激发人们的消费潜力,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③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在做好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加大再分配力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开学摸底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