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6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研究制定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通过对技术工人、农民、中小创业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体等的精准激励,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康杰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 2. 这几年,山东省潍坊市某村农民老于的生活有了明显变化:5.7亩土地租给了某国有园林公司,每年每亩有1000斤小麦的租金收入;他和爱人被公司招聘为员工,每人每月有2400元工资收入;村集体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2015年一家三口(孩子正在读书)每人分红3000多元。在这里(  )

    ①按劳分配是老于家的最主要收入来源    ②老于家从村集体获得的分红属于按劳分配

    ③土地出租后老于家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④老于家的上述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政治试题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求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一:扶贫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2013年中国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人,减少1232万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14年的4.2%年11月23日,中央明确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2000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材料二:为推动精准扶贫,四川省政府就《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草案》召开专会,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于2015年4月1日,经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4次会议表决通过,2015年6月1日起施行。7月30日,四川省政协委员“我为扶贫攻事”活动启动。要求各政协委员发挥优势和特长,为扶贫攻坚献计出力。10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各地《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务倒》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群众意见,完善扶贫指导方案,指导地方扶贫开发工作。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开展扶贫工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并为农村扶贫提出建议。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四川省人大和政协是如何推动精准扶贫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周检测政治试题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提出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周考)政治试题
  • 5. 2016年6月以来,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新疆等地发生风雹洪涝灾害,7月1日,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9500万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生产性投资,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
    B: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加大消费性支出,保证灾区经济平稳发展
    D: 发挥财政作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镇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6. 农民王某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按每亩1000元转租给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在专业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2500元。材料中王某的各种收入体现的分配方式分别是(  )

    A: 人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B: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C: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 7. 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这说明(  )

    A: 国家通过再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 国家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 国家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 8. 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第十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二)政治试题
  • 9.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再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          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

    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奖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