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   )

    ①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而导致的

    ③由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条件决定的④因其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
  • 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②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 

    ③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④封建势力和买办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
  • 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社会发展的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起草组,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推动网上征求意见,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认真审查讨论规划纲要草案。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从党的建议到人民的纲要,这一中国式民主的实践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质、品质的真实写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并分析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政治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 5.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新中国成立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②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

    ③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④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来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 6.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②认清革命对象就能实现中国革命前途的转变

    ③认清中国当时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来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 7. 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完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

    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泗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用碾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 其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C: 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D: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泗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某学习小组以“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丙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D: 丁同学: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10. 读图“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比较三种方案和最终结果,可以得出(   )

    A: 各种政治力量都没有中国共产党强大
    B: 前两种方案完全脱离当时中国的国情
    C: 前两种方案中的力量都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D: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