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自治区党委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以优异的成绩喜迎70年大庆并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下列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②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自治机关

    ③在本行政区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④具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管理本行政区域内部事务的权力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大会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并写入党章。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押题卷(二)
  • 3. 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③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4. 2016年12月,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率先进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现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履行监督、调查、处置三大职责,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为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了实践基础。

    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2017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布。草案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独立行使监察权。与行政监察不同,草案规定监察机关监督的人群,包括党政机关等公务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和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6大类公职人员。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概括材料中国家监察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质检试卷
  • 5.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防止出现“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为此,作为执政党应(    )

    ①坚持民主执政,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②发挥民主党派作用,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

    ③履行国家职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④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联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十八届二中奎畚要求在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上取得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改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o二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十八大以来,围绕“从严治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的党性更加坚强。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且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要求,各地党组织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带领党员和人民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安排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十九大精神的支持者、宣传者、践行者。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新时代的重大科学论断,事关全局。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拿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是在该文件指导下制定的。这说明(    )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

    ②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机关,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8. 准确判断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1956年

    (党的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正确认识国情,毅然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

    (党的十九大)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即将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对提高执政能力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质检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出台各项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10. 2017年5月21日,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市委书记周霁率团到访启迪控股。双方就启迪在宜昌发展情况展开座谈,并就全方位深化合作交换意见。周霁书记表示,宜昌市将进一步推进启迪控股商业模式在宜昌深化落地,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宜昌。由此可见(  )
    A: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 我国政府切实履行职能,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D: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7 我国的政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