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共产党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材料一:

    时  间

                 内    容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庄严地写入党章

    2018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1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

    材料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完成时间

    目标任务

    2020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感悟: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实现。请运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关内容说明获得这一感悟的理由。
    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运用相关链接中的内容,简释依靠人民分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脱贫攻坚的历程如图: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了解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历程以及脱贫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说到底还是根源于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根源于党为民造福的初心。结合材料,运用“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分析说明该结论的合理性。
    在脱贫攻坚战中,贫困群众既是帮扶对象,更是脱贫主体。有观点认为:除了政策扶持以外,还要让贫困群众有脱贫的智慧、鼓励贫困群众有志气,要依靠“志智双扶”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结合材料,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相关内容分析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3.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十八洞村党组织不忘初心,致力脱贫:一是立志为先,把立志作为拔掉穷根的关键,党组织动员鼓舞群众消除“等要靠”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二是因地制宜,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与大伙交流想法,从十八洞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发展有机农业、綠色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三是示范表率,党员干部冲锋在先,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以结对帮扶的形式指导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几年下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致富产业逐渐成型,全村533名贫困户全部脱贫,十八洞村成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最美范本。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分析湖南省十八洞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
    结合材料,说明十八洞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是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整党、“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对提高执政兴国能力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5月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试卷
  • 5.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顽强奋斗、辉煌功绩充分展现了创造智慧和磅礴伟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要凝聚起亿万人民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意味着(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②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④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以人民为中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教学质量监测(三)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某校高三·二班举办“学党史树信念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

    ②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教学质量监测(三)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奇迹?在厚重党史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节选)

    时间

    党的会议

    主要内容

    1921年

    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

    1945年

    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2012年

    十八大

    强调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012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7.5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8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6万人。

    2017年

    十九大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等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0年

    十九届五中全会

    强调要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奇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华师附高(广州总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综合测试(三模)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郑溶,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教百万党员干部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警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还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践行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他们有的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有的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还有的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是如何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本溪县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西方“涓滴效应”认为只要经济总量增加,财富自然会往下“涓滴”惠及底层从而摆脱贫困。事实证明,减贫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涓滴效应”大幅衰减,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与无指向性的“涓滴效应”相比,中国共产党聚焦“精准四问”,最大化聚合资源,精准配置资源,实现了 “大国”资源与“小户”家庭的“滴灌对接”。

    扶持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基层干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群众。

    谁来扶: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整合力量开展帮扶,25. 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数百万名乡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

    怎么扶: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举措,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帮扶。

    如何退: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和程序,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

    结合材料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实现“大国”资源与“小户” 家庭的“滴灌对接”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

    2021年具有特殊重要性,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级党组织要做好各项工作,以"十四五"开局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克服"历史周期律"做准备。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历史周期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模拟(5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