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末,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中华民族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说明党中央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领导的理论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
  •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

    ①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顺利推进革命和建设

    ③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④坚守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冲。”习近平总书记以诗言志,吟咏的是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这启示中国共产党党员要(    )

    ①坚持不忘初心,放弃个人利益的忘我奋斗

    ②坚持党性原则,永葆服务人民的政治情怀

    ③坚持廉洁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坚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阻击战,也是党性的练兵场、检阅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是党中央的再三强调。这要求广大共产党员(   )

    ①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威胁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场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民众志成城、顽强作战,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广大党员挺身而出,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从明确“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到要求“千方百计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再到提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的决策部署、真挚的人民情怀,充分诠释了何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民族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应对世界变局,我们大国担当。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量子通信、航母巡航、“北斗”成网、“嫦娥”揽月、“奋斗”深潜、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百年征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夫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衬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带领贫困群众提高自主脱贫能力;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心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奇迹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4月模拟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高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挑着一副扁担,速度不快但一步也不停地向山顶攀登……”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泰山“挑山工”形象深入人心。山东这一方雄浑热土孕育产生了“挑山工”这一独特群体,也孕育产生了以“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为主要内容的“挑山工”精神。

    共产党员朱彦夫就像一名“挑山工”一样,走在信仰的道路上。没有四肢,失去左眼,右眼的视力也只有0.3,心脏架着5个支架,还患有肝炎、脑梗……这位全国首位“时代楷模”拖着病残之躯挑战着“极限人生”,他带领乡亲们“山上松树戴帽、山下林果缠腰”,经过艰苦奋斗,他所在的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从原来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

    在朱彦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挑山工”始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执著追求;看到了责任面前敢担当、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坚韧品格;看到了脚踏实地走险路、咬紧牙关不松懈的顽强作风。

    “山登绝顶我为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曾强调“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山东省正以前所未有的“挑山工”精神追梦新时代,谱写着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璀璨新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
    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你对“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模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楼宇不仅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一座座地标,更应该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一个个堡垒。“楼事会”正是上海探索党建引领商务楼宇治理和发展新格局的最新成果。所谓“楼事会”就是通过设立党群服务站、成立党群组织联盟,搭建超汇聚政府、社会、楼宇等各方力量的协商共治平台,共同议事。“楼事会”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地解决现实难题:如疫情之下协调业主方减免租金、开设线上政策直播课、成立楼宇控烟和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楼事会逐渐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多样服务、多元共治、多方受益的“楼宇社区共同体”。

    随着“楼事会”制度的完善,楼宇党建3.0版继续探索登高:新覆盖,就是要扩大“楼事会”试点范围;新创新,就是要创新活动组织方式;新引领,就是要激励广大党员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听党话、跟党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楼宇治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第二次模拟试卷
  • 10.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跟随卫星视角带你了解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

    (一个大党,一条小船)

    1921年7月,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色画舫见证了一个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彻底改变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这里一路走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份口粮,一股清风)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

    —苏区干部好作风歌词选段(江西兴国山歌)

    1934年,苏区居民生活极其困难。苏维埃临时政府土地副部长胡海,带头自带伙食到机关办公。江西省苏维埃主席的刘启耀,叫爱人从兴国老家步行百里送米给他做口粮。刘启耀向妻子讲:共产党人当官不是为个人发财,而是为老百姓谋利益。在胡海和刘启耀得带领下,苏区干部自带干粮来办公的崭新风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称赞。

    (一则通知,一份情怀)

    1949年2月,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一则通知彰显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新修或大修的房子,除适当给房东、地东一部分和留一部分公用外,应进行调剂,分给无房或少房的贫苦的农民……如有损坏可以拿自己置的其他家具用具赔偿,但其价值应较原有的家具用具稍许高一点……”

    —《关于转移中处理房子家具规定的通知(转字第二号)》节选

    (百年征程,百年初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色基因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以上故事,谈谈怎样做到“以史鉴今”。
    结合材料或史实,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