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  (   )
    A: 物质产品不够丰富
    B: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C: 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 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统编版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开学摸底测试试卷
  • 2. 在一切文明民族的古代自然形成的公社中,私有财产已经开始出现虽然只限于某几种对象。下列对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②私有制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③私有制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

    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统编版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开学摸底测试试卷
  • 3. 下面一段材料是300年前一群英国农民给国王的上诉书:

    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它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

    由此可以看出(   )

    ①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掠夺获取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资本主义企业获取了大量土地和货币作为资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统编版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开学摸底测试试卷
  • 4.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没有改变其生产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 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
    B: 没有改变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矛盾
    D: 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永善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5. 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 活动。13~14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的条件是(    )
    A: 获取大量的货币资本
    B: 获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永善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有钱的羊毛商人开设了与众不同的工场,直接控制和组织呢绒的生产,他们把许多作坊组织起来,雇佣工人把羊毛进行加工、洗刷、梳净,然后将其分给城市或农村的手工业者纺成线、织成呢。其他需要比较复杂技术的工序,如染色、碾平等,则由较大的手工工场完成。14世纪中期,在佛罗伦萨的城区和近郊,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约有200家,年产呢绒几万匹,为毛纺织工厂主要干活的工人,总数达到3万人。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永善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7. 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

    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

    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永善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8. 英国社会学家霍布豪斯认为,在文化演进的初级阶段,如在低级狩猎部落里,是没有奴隶制的。只有技术发展到一个劳动者能生产出超过他本人所需的剩余财富时才能有效地使用奴隶,所以奴隶制的出现常限于一个相当发达的农业社会里。这说明(   )

    ①奴隶社会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②奴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③出现剩余产品是奴隶社会产生的前提条件  

    ④奴隶制度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第55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9. 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下列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手段非常残暴、血腥

    ③给殖民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  ④推动落后地区全面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第55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
  • 10. “在资本主义下存在的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即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少数人镇压多数人的特殊机器。”列宁的这句话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   )
    A: 代表全民利益的政治集团
    B: 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D: 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工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第55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