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中的甲和乙分别为(   )

    A: 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B: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2. 某校举行“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模拟活动,下列模拟活动符合人大代表履职要求的是(   )
    A: 审议居委会工作报告
    B: 听取原选区选民意见
    C: 提出领导人选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3.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
    A: 最高立法权
    B: 最高决定权
    C: 最高监督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4. 依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是(    )
    A: 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B: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C: 选举任免国家监察委主任、副主任、委员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5.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主要方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建议及办理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

    数据或办理情况

    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建议

    9180件(建议数量创历史新高)

    建议得到答复情况

    建议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人大代表

    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建议

    占建议总数的71.28%,有具体明确的落实措施

    因条件限制或者其他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建议

    做好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说明理由

    面对上述材料,一位高中学生发表感言尊重人大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办理部门的工作作风和举措如何体现这一方法论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链接: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与利用规律,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单行本日前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制和执行该规划和纲要的是(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
    C: 中央政治局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 7.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    )
    A:    最高监督权
    B: 最高立法权
    C: 最高决定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8. 某市建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让社区人们切实感受到“以前在报纸上、电视里的人大代表,现在就在身边”。建立该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的根本目的是(   )
    A: 为该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提供了平台   
    B: 社区群众能够直接参与民主选举和管理
    C: 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为人民服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 9.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常运转,需要许许多多人大代表的坚守与付出。他们中有许多人为了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有许多人为了替老百姓办一件实事,花了好几年功夫;还有许多人为了人代会上的一次发言,用几个月的时间收集各方面意见……这表明,人大代表(   )

    ①对人民负责,受人大监督②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人员

    ③是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模拟考试(三模)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随着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全球生物安全的问题愈加突出,生物安全的形势日益严峻,十分需要运用法律来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人们可能会觉得生物安全离自己很远,其实涉及生物安全的案例屡见不鲜。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案例1

    2020年1月底,内蒙古男子满某在短视频平台上宣称“新冠肺炎是M国向中国使用病毒基因武器造成的。”播放量接近一万四千次,满某被行拘并处罚款。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

    案例2

    2017年远方中汇等饲料企业在产品中违规添加抗微生物药物,这可能导致动物和人产生耐药性,该企业负责人获刑十三年。

    第三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残留的管理。

    案例3

    2015年华大基因子公司未经许可,将部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传递出境,被科技部行政处罚。

    第五十七条

    将我国人类遣传资源信息向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成者开放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事先报告并提交信息备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依法治理的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5月教学质量监测(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