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9%
7.3%
7.1%
接近0
材料二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过十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新中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奴役的历史,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第一要务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
③要大力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期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③过渡时期
④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①并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②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国家对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全面承袭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
③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
④深入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