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学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丁同学: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下表是中国国民经济(1952年、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9%

    7.3%

    7.1%

    接近0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国营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国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想一想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过渡时期开始、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过十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新中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了什么?
    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光明中学等)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联考试卷
  • 5.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奴役的历史,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光明中学等)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联考试卷
  • 6.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第一要务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

    ③要大力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光明中学等)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联考试卷
  • 7. 某历史片段展示了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活动场面,以及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招牌。这一历史片段最有可能发生在(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期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③过渡时期                         

    ④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毛泽东在1956年12月指出,有一些天真烂漫的想法,仿佛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不会再有矛盾存在了。毛泽东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    )

    ①并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②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国家对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遵循。面对崭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

    ①全面承袭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

    ③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    

    ④深入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