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
    A: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 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2. 下图是某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简图。这说明我国(    )

    A: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C: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严重破坏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斐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②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④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4.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时间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 1946、1949
    B: 1952、1956
    C: 1966、1976
    D: 1978、198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
    A: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表1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1949

    466

    326

    140

    1952

    810

    461

    349

    1957

    1 241

    537

    704

    1978

    5 634

    1 567

    4 067

    表2  中国、美国、日本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中国

    美国

    英国

    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

    18%

    2.8%

    4.1%

    1949—1989年GDP增长率

    7.37%

    3.17%

    6.98%

    1949—1989年人均GDP增长率

    5.44%

    1.87%

    5.9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7. 据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17亿,占全国农户的96%。这说明中国农村已经(    )
    A: 完成了分田到户
    B: 实现了现代化
    C: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8. 下列四项是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主题词,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新生  ②历史转折  ③世纪跨越  ④伟大复兴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9.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B: 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D: 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0.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也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cj】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