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是封建时代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的“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的是没有生产资料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
    B: 政治地位是划分封建等级的基础
    C: 不同等级之间的斗争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D: 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返校考试试卷
  • 2. 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返校考试试卷
  • 3. 阴山崖画围猎图(如图)显示,人们集体出动围猎。男人挽弓射箭挥臂捕击;妇女儿童在旁奔走呐喊,圉截助威。从中可以判断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
    B: 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C: 相互合作的劳动关系
    D: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 4. 在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和一切被利削阶级的共同敌人,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反封建斗争之所以由资产阶级领导,是因为(    )

    ①工人阶级还不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②在封建社会中资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

    ③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是天然的敌对阶级

    ④农民阶级依附于地主阶级,无法领导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 5.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虽然发现了饲养家畜的遗迹,但是没有出现用家畜随葬的现象。在比仰韶文化遗址稍晚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被发掘的133座墓葬里有43座随葬了猪头;在更晚一些的龙山文化遗址中,用家畜随葬的情况更加普遍了。上述现象的演变过程是(    )

    ①劳动产品成为家庭的私有财产

    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③出现私有制萌芽,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④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⑤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A: ⑤→②→①→③
    B: ③→②→①→⑤
    C: ④→⑤→②→③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 6.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的根本原因是(    )
    A: 劳动者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
    B: 劳动者被资产阶级完全剥夺了生产资料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出卖劳动力
    D: 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归资本家占有和支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 7. 在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②社会生产超越了人们的实际需求

    ③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④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plcj】2
  • 8. 原始社会,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进行甄别,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值得称颂,但也透露着无奈。这种无奈是因为原始社会(  )
    A: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B: 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     
    C: 劳动对象范围有限
    D: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plcj】2
  • 9.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赦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农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  )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可以获得大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拥有大量土地,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奴隶则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plcj】2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卖凉席的,睡光床。”

    材料二:在《末代皇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中年幼的皇子在师傅教导下念诵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材料三是马克思对哪个社会什么现象的描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plcj】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