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由复星集团牵头的8家民营联合体正式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并占股51%。这是我国首个民营控股高铁项目,开启了国内民间资本控股铁路项目PPP模式的探索之路,为铁路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杭绍台铁路PPP项目落地(   )

    ①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

    ②对铁路事业引入多元主体竞争,加快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③突出民营资本绝对控股地位,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④是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提高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比重之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质量调查(一模)试卷
  • 2. 2019年8月29日,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网易公司丁磊等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这样做(   )

    ①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为各种所有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 活力和创造力

    ④能够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风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摸底考试(一模)试卷
  • 3.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取之有度,用之有节。”2020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材料一   位于长江口南岸的江苏省太仓市以园区建设为引领,突出科学规划,做足“绣花功夫”。在园区建设中,通过综合治理,将被占用的土地复耕成了农田,实现了耕地面积的增加,高标准农田占到耕地总量的91.4‰太仓市从规模经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农业园区生产机械化,配备了先进的稻米加工设备,保障了大米的品质,又将85%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以集体经营为主,又发展出家庭农场、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形成“大承包、小包干”的经营体系,建设了27个农事服务中心,实施了农民的现代化培训工程,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増强引领带动能力、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根据中科院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近年来,各方面积极行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完善政策体系,推动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制止餐饮浪费的立法工作专班,推动将节粮减损政策措施转化为法律规范,强化杜绝粮食浪费的刚性约束和法治保障。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江苏省太仓市如何以园区建设为引领,以“绣花功夫”实现粮食丰产丰收的。
    有人认为,只要加强立法,就能解决餐饮消费中浪费现象,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一轮检测统考(一模)试卷
  • 4. 某国有企业混和所有制改革釆用“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员工持股”的方式进行,混改完成后,国有资本持股由原来的70%调整为37%,非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33%,员工持股30%o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改变该企业实际控制权

    ②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③改善企业股权结构,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④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一轮检测统考(一模)试卷
  • 5.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

    图1∶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图2∶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库销比及进口依赖情况

    (注意∶目前,我国各种粮食的单产水平低于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玉米和大豆,仅为美国的55%左右。库销比是指库存量与销售额的比率,是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高,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供应不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连续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消除土地污染;支持粮企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实施种粮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发布“中国好粮油”标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规。我国粮食产量迭创新高,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已超过 60%,但生猪、玉米、大豆等优质种源国外依赖度高,某些种源被国外垄断成为“卡脖子”技术。在良种培育、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治理耕地污染促进绿色发展等领域亟待突破若干“卡脖子”技术。只有坚决打赢农业技术翻身仗,才能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政策和体制角度论证“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有人认为,突破“卡脖子”的农业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请你谈谈对该观点的理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摸底考试(一模)试卷
  • 6. 近年来,“新个体经济”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广泛关注。

    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十个体经济”的创新组合。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了微商电商、网络直播、在线知识服务、“宅经济”、视频UP主、网络代购、自媒体等新型个体经济模式,它既包括“新就业创业”,也包括“新兼职副业”。

    在数字经济这一风口,“新个体经济”有新奇,也蕴含着挑战。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对新个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更强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促进新个体经济的健康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新个体经济将如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更强动力。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7. “国家队”迅疾出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作出巨大贡献。中石化、国机集团、中国石油、兵器工业集团、新兴际示华集团、中粮集团、兵器装备集团等众多位于产业链龙头或上游位置的大型国企,通过科研攻关、转产扩产等大力支撑防疫重点产业。这说明(    )

    ①国有企业极具活力、竞争力和创新力

    ②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③我国要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宁夏银川宁夏银川唐徕回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综政治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8. 近年来,中央企业(中央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已累计投入近干亿元资金开展产业扶贫、消费 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先后帮扶2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不少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市 场、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帮助贫困地区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可见,中央企业(   )

    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②以扶贫为抓手把触角延伸至农村各行各业

    ③通过造血式扶贫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④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一模考试试卷
  • 9. 以下是关于我国消费的增长还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的“堵点”的部分调查结论:

    内循环的第一动力就是企业,但提供了我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的中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等问题;低收入群体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不足,中等收入群体有消费能力但比例还不高,且出于对社会保障和未来收入预期的考虑,影响消费的积极性;国内的产品结构还不够优化,还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消费的需求;内需循环不畅,规则还不够统一,地方壁垒导致流通环节成本过高;我国高端产业链中还有诸多核心技术领域尚未实现自主可控,关键技术还存在卡脖子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打通经济内循环中的“堵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政治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试卷
  • 10. “小摊点、大民生”。上班路上,在街角的早餐摊买个热腾腾的煎饼,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加班的深夜,摊点温暖的灯光和香气四溢的食物,安抚肠胃……地摊经济“小、快、灵”,看似微不足道,却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是灵活就业的首选,也是大商场、大超市、大卖场的有益补充,激活了城市的烟火气,让城市变得更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但其往往沿街为市,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下列选项中,对发展地摊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费者获得实惠和便利,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②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

    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了非公经济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

    ④政府需要协同谋划,各方主体共同参与,提高治理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外国语中学2021年高考政治模拟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