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这里的“一定阶段”是指(   )
    A: 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代替
    B: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
    C: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
    D: 原始的氏族议事会被国家代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 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 年和 1847 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何主要表现?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 475 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是奴隶制瓦解的时间,也是封建制形成的时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公元前 475 年的战国,一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从此,我国开启了新的剥削制度。有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倒退。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资本家通常把剩余价值称作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的利润,它就能保证到处被利用;有 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这段文字充分揭示了(   )

    ①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阶级本性

    ②为社会创造财富是资本家的重要使命

    ③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生产的根本动力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恩格斯说过,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对此,下列能正确体现阶级和国家关系的是(    )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②在阶级社会,国家是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③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6. 马克思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生产相对过剩
    B: 生产绝对过剩   
    C: 生产全面过剩
    D: 生产局部过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7.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03、205条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由此可见(     )

    ①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不平等的

    ②国家都只为少数人服务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A卷】高一政治必修1《中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8. 某校开展了一次有关“原始社会生存状况”的研讨,假如你参加此次研讨活动,你认为在原始社会早中期能够见到的生活状况有(     )

    ①人们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相关劳作

    ②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

    ③个体劳动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④氏族长拥有高度集中的管理权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A卷】高一政治必修1《中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9.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

    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A卷】高一政治必修1《中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10. 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奴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A卷】高一政治必修1《中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