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资本主义起源充满了罪恶,是用血与火写成的历史。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家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残杀和奴役的过程

    ③依靠暴力和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④从封建社会进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倒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周测试卷
  • 2. 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这是因为(   )
    A: 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 人人平等、共同劳动
    C: 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压迫
    D: 没有私有观念、劳动成果平均分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 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 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 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 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 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 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 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 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 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产品积压、物价下跌导致的。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三新”测试试卷
  • 4. 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在奴隶主的皮鞭和棍棒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一些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大批奴隶被折磨致死或纷纷逃亡,造成奴隶主庄园的普遍衰落。由此可见(   )
    A: 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B: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C: 奴隶制生产关系已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 阶级对立是奴隶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三新”测试试卷
  • 5. 唐·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是(   )
    A: 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
    B: 封建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占有
    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D: 日趋没落、腐朽落后的封建礼教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三新”测试试卷
  • 6.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序,其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个体劳动盛行        ②阶级的出现          ③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家的建立          ⑤私有制的产生

    A: ③→①→④→②→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③→①→⑤→②→④
    D: ①→③→④→②→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表明(    )

    ①阶级是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起出现的       ②阶级的出现与生产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③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④阶级 产生是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段话表明(    )
    A: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 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C: 建立了国家就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D: 有了国家就有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这表明(   )

    ①资本家与工人间是一种公平的交易      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具有隐蔽性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榨取剩余价值      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更具残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职责这是“羊吃人”的运动。圈地运动的目的在于(        )

    ①推翻农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④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