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一税收政策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传导路径是(   )

    ①刺激国产芯片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收入

    ②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③减轻相关企业负担,激发企业的生产活力

    ④提升信息产业自主能力,助推国家信息安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在新时代要对经济全球化再认识。

    材料一:经济内循环主要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农业体系,有1亿多家企业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消费群体,以及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完全有条件打造国内大循环。

    材料二:某中学高三同学开展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截然对立的两派观点,赞成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如下: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有: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赞成的观点主要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和鼎盛时期,而反对观点多出现在次货危机之后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之后。

    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概括我国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有利条件,并分析这些条件对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作用。
    有人认为,打造国内大循环是必然的,但与坚持开放发展是矛盾的。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结合上述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产生对立看法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2020年,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我国均把就业置于首位。2~6月,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共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769亿元,缓缴431亿元。社保“免减缓”对稳就业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②守住就业基本盘    ③降企业用工成本

    ④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⑤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 4. 为助力经济发展,国家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从短期来看,减税降费会导致国家财政减收,出现财政收支缺口。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开源增收,提高公有制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②增发国债,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③降准降息,向社会释放更多流动资金    ④确保刚性重点支出,压减非必要支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 5.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二:根据中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6. 为应对疫情影响,某地分别从生产经营补助、适当减免租金和税费、企业用电补贴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政策的传导路径是(   )

    ①缓解就业压力②满足消费需求

    ③减轻企业负担④稳定生产能力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事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宏观观调控的手段和具体措施是(   )

    年份指标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A: 财政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B: 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法律手段——直接行政干预
    D: 行政手段——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8.     材料一:2020年6月,河南省蔬菜价格小幅上涨,所监测的14个蔬菜品种中,价格上涨的11个蔬菜品种平均涨幅为4.10%,其中大葱价格涨幅最大,上涨15.25%。对于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省发改委负责人分析认为:一是由于2020年雨季较长,雨水持续较多,日照不足,种植难度大,成本提高,总体产量减少。二是由于往年价格过低,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大量滞梢,种植户种植意愿下降,导致蔬菜上市量减少。三是全省蔬菜70%左右销往省外,由于山东寿光等蔬菜产地受灾,蔬菜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带动省内蔬菜价格有所上涨。

    材料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做好取舍,厘清职责,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多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其中包括民航客运、烟叶收购、专业服务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价格。这一轮价格改革,是对现有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毫无保留地把具备竞争放开条件的都放开。国家发改委表示,放开价格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在放开价格的同时,要积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范价格异动,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结合材料一,运用“多变的价格”相关知识说明河南省发改委负责人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的依据。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洁地给政府从“放”和“管”两方面为做好以上工作提两条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9. 自2020年10月1日起,新一批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按照《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执行,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罕见病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按照较低的标准征收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的增值税(   )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以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

    ②可稳定市场药品价格,及时给市场经济降温

    ③将引导与抗癌药品相关的制药企业扩大生产

    ④是基于共享理念上实现收入公平的有效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10. 1953年以来,我国通过连续实施十三个五年规划,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道德手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