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实验中.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斐林试剂﹣蔗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红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
    D: 重铬酸钾溶液﹣酒精﹣蓝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有关酸碱物质在实验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O4与还原性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
    B: 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C: 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进入细胞进行染色
    D: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以用酸性龙胆紫是染色体着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 3. 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 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 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临用前等量混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入学考试试卷
  • 4.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 测定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的最适温度
    C: 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 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 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6.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E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解离液、0.3g/mL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5)在E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用质量浓度为1.0g•mL1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检查操作步骤都正确,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某同学上午10时剪取洋葱根尖,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远少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而实验指导老师却告知该同学这是正常现象,你认为原因是 

    (3)向加有2mL豆浆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胰蛋白酶,适宜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再滴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紫色,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4)若利用小麦根尖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在没有染色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对显微镜的调节方法是 

    (5)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

    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小麦叶肉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 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9.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可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
    B: 在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和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用碘液进行检测
    C: 在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黄素
    D: 检测试管中鸡蛋清溶液是否是蛋白质,可以加入适量双缩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的

    成分%

    其他成分<0.1

    47

    28

    7.9

    4.5

    3.5

    25

    2.5

    2.2

    0.46

    0.22

    0.19

    人体的

    成分%

    其他成分<0.1

    63

    25.5

    9.5

    1.4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元素与环境中的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则占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

    (3)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 为什么?

    (4)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什么器官获得? . 为什么? .

    (5)在上述元素中,人体核酸是由 元素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