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若用柱形图表示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m)、肽键总数(n)、完全水解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q),正确的是 (   )
    A: 图片_x0020_100003
    B: 图片_x0020_100004
    C: 图片_x0020_100005
    D: 图片_x0020_100006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2. 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者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B: 二者都是线粒体、内质网和染色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C: 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D: 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一般可检测出1万-2万种蛋白质。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开始合成,之后主要通过下图1所示的①-③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图2为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该单位物质的不同由决定。
    某人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时,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

    ①取稀释尿液2mL   ②加0.1g/mL的NaOH溶液2mL ,摇匀  

    ③加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该人可能患(填糖尿病或肾小球肾炎)

    图1中③产生的可能是某种分泌蛋白,该分泌蛋白可能是(举出两种)。
    由图2可知,蛋白质运入线粒体是由位于膜上的转运的,进入到线粒体基质中的蛋白质能够参与到不同的代谢中。蛋白质运入叶绿体、内质网的方式都与图2类似,综合图1、2分析,不同蛋白质能够进入到不同细胞器的原因是不同,分别被不同细胞器膜上的受体蛋白特异性识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4. 下图中甲、乙、丙所示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乙中含有的甲一般不超过20种
    B: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 , 那么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多肽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 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 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中加工后通过囊泡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上
    D: 图示过程可用于合成抗体、神经递质、DNA聚合酶等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在植物体内叶肉细胞中合成的蔗糖不断运出,再由筛管转运到其他部位贮存、利用。如图表示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及相关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蔗糖载体和ATP酶之间功能的差异与它们分子结构的差异直接相关
    B: 图中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两者的运输动力不同
    C: 若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D: 叶肉细胞保持较高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受困于野外的人,因长时间不能进食时,机体会动用大量脂肪分解供能,之后还会利用蛋白质供能。脂肪分解后会生成酮体,当人体内的酮体浓度超过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后,血液中酮体堆积,就会导致人体患酮血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酮血症患者与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患病机理相同
    B: 患酮血症患者尿液中氮含量也可能会增加
    C: 特殊情况下,脂肪和蛋白质也是人体供应能量的物质
    D: 胰岛B细胞受损可能导致酮血症发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研究发现新型肺炎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COVID—19的糖蛋白S存在于细胞膜上
    B: 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
    C: 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高温使COVID—19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在植物细胞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的有机物是,在细胞核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内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功能
    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某同学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请补充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

    ②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8月月考试卷
  • 10.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蛋白质分子都含有碳、氢、氧、氮4种元素
    C: 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
    D: 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开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