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的结构是
    C: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 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在人体内合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

    图中A为,物质Ⅰ在人体内主要指
    图中Y和Z在化学组成上相比较,Z特有的组成成分是。组成Ⅱ、Ⅲ的核苷酸共有种。
    图中P与P之间通过(用结构简式表示)连接形成Ⅳ。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有657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个,共有个肽键,在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至少减少
    观察细胞中Ⅱ和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它可使Ⅲ呈现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有关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
    B: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来自于氨基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 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4. 很多动物血液中都含红细胞,但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各不相同,导致其多样性的原因不包括(     )
    A: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B: 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D: 肽链的盘曲、折叠的方式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5. 某蛋白质有3条肽链,共有肽键288个,则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目以及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分别是(     )
    A: 291、294
    B: 288、294
    C: 288、6
    D: 291、6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6.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A: 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B: 催化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C: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D: 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7.     
    分析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Ⅰ.组成该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Ⅱ.图中④表示,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通过方式形成的,该化合物叫

    Ⅲ.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图中编号是

    Ⅳ.该化合物完全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中,共有游离的氨基个,游离的羧基个。

    如下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Ⅰ.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尿嘧啶,请观察图一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②该核苷酸是构成 的原料。

    Ⅱ.图二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图中T代表的碱基是,此结构常由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分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 若②为脂肪,则其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 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D: 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配制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则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若,则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如图为由A,B,C三段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段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段的切除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B: 胰岛素分子具有8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80 分子水
    C: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