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B: 生态农业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 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 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只有捕食一种
B: 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C: 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D: 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如图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 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 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 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
B: 作物的轮作、套种
C: 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 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 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 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 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 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 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 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
B: 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 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 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 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 实现废物资源化,能量循环利用
C: 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D: 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根本上看,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 食用菌、沼气池微生物及蚯蚓等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566
14567
14568
14569
14570
14571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