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农业生产中,农民经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不能实现增产的是( )
A: 在初夏晴天中午,对温室大棚进行通风或施放干冰处理
B: 对温室中的作物,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 种植水稻时,应缩小株距和行距,以增加水稻植株的数量
D: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作物下部衰老变黄的叶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生物9月质量监测(一)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绿眼虫既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在有机质丰富的水沟中以异养方式生存。在无光条件下,绿眼虫体内叶绿素消失,绿色眼退化为无色眼,只能利用现存有机物生存,成为无色绿眼虫。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在有无光和有无有机质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利用绿色绿眼虫和无色绿眼虫进行的三组共同培养实验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组①和组②均是有光条件的培养结果,但组①无有机质
B: 组②和组③中两种绿眼虫之间均存在资源竞争
C: 组②中绿色绿眼虫的生活方式属自养型兼异养型
D: 组①和组②对照说明有光条件下有机质对绿色绿眼虫的影响很小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施用农家肥
B: 适当增大昼夜温差
C: 采用绿色薄膜
D: 延长光照时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文)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不恰当的措施是( )
A: 提高CO
2
浓度
B: 适当增强光照强度
C: 适时适量施肥
D: 补充绿光光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农业生产中,农民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不能达到增产目的的是( )
A: 对温室中的作物,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B: 种植玉米时,尽量缩小株距和行距,以增加玉米植株的数量
C: 油菜植株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油菜下部衰老变黄的叶片
D: 在初夏晴天中午,对温室大棚通风或施放干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子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
2
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
2
B: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C: 类囊体产生的ATP、[H]和O
2
均参与CO
2
固定与还原
D: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受自然界光合作用的启发,人工光合作用可以通过光伏器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再驱动电化学系统将水电解成氧气,同时把CO
2
还原为含碳能量载体或者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如图所示,甲、乙表示物质)。人工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实现CO
2
的减排,还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方便存储的化学能,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模块3中的甲为三碳化合物,乙为五碳化合物
B: 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
量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该系统中糖类的积累量略低于植物
C: 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则短时间内甲的含量将升高
D: 该系统中的模块1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模块2和模块3相当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染色体的形态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夏季大棚种植,有人这样做:①夜晚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②晴朗的中午,要把大棚开口。③如果遇到阴雨天,要降低棚内温度。对上述做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起到降氧、降温的作用,有利于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②提高了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
C: 与②时的状态相比,①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
D: ③操作是错误的,应该提高棚内温度从而增加光合作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染色体的形态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的措施中,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 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轮作、套作
B: 保持蔬菜大棚内温度相对恒定
C: 适时适量灌溉、施肥
D: 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染色体的形态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农业生产中,我国农技部门提倡:
①轮作,比如一年栽水稻,一年栽西红柿,目的是
②休耕,即今年栽种农作物,明年让其杂草丛生,目的是
③间作套种,即一行玉米一行大豆,目的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染色体的形态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603
14604
14605
14606
14607
14608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