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A: 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 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 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 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
  • 2. 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 m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100万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南极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就是指这里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C: 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D: 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理)
  • 3.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说“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B: “蚂蚁森林”在沙漠中种树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在某地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4.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云南亚洲象北移南归、长江江豚频繁亮相、三江源国家公园中雪豹频繁现身等实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用于放养牲畜的草场,直接价值大于其保持水土的间接价值
    C: 东北虎林园繁育中心的建立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 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都是经过漫长共同进化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5. 上海市长江口建立中华制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中华鲟的繁育场所。这属于(   )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离体保护
    D: 人为保护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
  • 6. 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  )
    A: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
    B: 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
    C: 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D: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北京卷)
  • 7. “网红”亚洲象群从老家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北上,迁移近500公里到达昆明。中央和云南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人象安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象群的迁移利于寻找新的觅食地和资源,不利于基因交流
    B: 人类活动会影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活动不会影响人类
    C: 关注亚洲象的栖息地和食物结构变化有利于避免人象冲突
    D: 需严厉打击越界活动的亚洲象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9月联考试卷
  • 8. 2021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 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吸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D: 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素质考试试卷
  • 9. 经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某丘陵低山区近30年内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大约4/5,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着自然生态空间,致使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加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为因素是造成该地区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B: 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减小
    C: 为了保护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必须禁止一切农业和城镇建设以及森林砍伐活动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森林等措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形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 1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
    B: 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C: 我国海域实行禁渔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D: 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