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图中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
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乙图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
(填编号)。
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
3
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
3
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箭头和编号表示)。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
2
+
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C: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
D: 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始终未被推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对图中所示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甲、丁
B: 乙是没有纤维素的细胞
C: 丙、丁细胞内没有染色质
D: 四种细胞均有线粒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医生在用显微镜镜检发烧病人的血涂片时,发现在低倍镜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所示。医生欲在高倍镜下进一步放大观察该细胞,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①⑤
D: ③②①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以下是某小组制作高等植物细胞的三维结构实物模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
B: 在核膜和细胞膜之间放置内质网
C: 细胞核核膜用双层膜表示,上面有孔洞表示核孔
D: 将中心体放置于细胞核附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在显微镜右上方发现一个待观察的红细胞,想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4个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因而是营
(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A、B、C、D图中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说明细胞具有
;
但四种细胞又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说明细胞又具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回答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问题。图1为人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膜面积的变化图。
图1中“9”的名称是
,其生理作用是与有丝分裂有关。
图中“7”的名称是
,蛋白质产生旺盛的细胞中7的含量比较多。
含有DNA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序号)。
用含有
35
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
35
S的蛋白质。通过观察发现合成的含
35
S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结构间移动过程中,会使几种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请写出图2中1、2、3依次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
、
。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换用高倍镜
B: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 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林芝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