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B,换高倍镜后应调节准焦螺旋。由于B通体近乎透明,应调节反光镜和通光孔使光线略(明/暗),物象更清晰,便于观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由施莱登和施万创立
    B: “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是细胞学说的基础
    C: “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D: 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 4. 如图为显微镜中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I变为视野II,则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④⑤
    B: ⑤④③②
    C: ⑥④③②
    D: ⑤④③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 5. 病毒和蓝藻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核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6. 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
    B: 施莱登和施旺
    C: 达尔文
    D: 孟德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7.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问题,不正确的是(     )
    A: 先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B: 先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C: 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高倍镜下的视野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 8.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内只具有一种核酸
    B: 原核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构成大肠杆菌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D: 其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 9. 如图是几个不同生物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既有核糖体,也有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图A中的①结构的名称是 ;图A中的 ②相当于图C中的
    A、C在细胞结构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 ;C、D结构最根本的区别是后者
    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B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 10.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 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C: 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
    D: 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