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头发中富含丝状的角蛋白,在烫卷发的过程中,其内部的二硫键(即图中的—S—S—)在还原剂和加热的作用下断裂成为巯基(—SH),然后通过卷发棒定型之后,二硫键在新的位置重新形成, 就形成了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巯基(—SH)位于氨基酸的 R 基上
    B: 二硫键的断裂将导致蛋白质不能被双缩脲试剂染上紫色
    C: 烫卷发的过程中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D: 组成角蛋白的氨基酸不会超过 20 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 2. 用一定的低温处理果实,可以延迟果实在常温保鲜过程中的后熟,这种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香蕉在保鲜过程中,主要因淀粉酶活性上升导致香蕉后熟加快,香焦硬度下降。为研究不同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0℃冰水处理不同时间

    0℃冷空气处理不同时间

     

    0h

    0.5h

    1h

    2h

    0h

    1.5h

    2.5h

    3.5h

    后熟软化天数

    12

    18

    23

    7

    12

    19

    24

    16

    有无冻伤状斑点

    -

    +

    ++

    ++++

    -

    -

    -

    -

    注“-”表示无,“+”表示有,“+”数量越多表示斑点越多。

    淀粉酶和盐酸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这说明酶具有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的冷激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理由是
    在实验过程中,可用对淀粉分解产物可溶性糖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生成沉淀。研究发现,香蕉产生的能提高淀粉酶活性而促进其成熟,导致香蕉的硬度下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3. 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甲所示细胞内有个核DN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段。
    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二苯胺试剂和试剂。
    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组成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相同的是(   )
    A: 叶绿素、性激素、脱氧核苷酸
    B: ADP、RNA,磷脂
    C: 纤维素酶、丙酮酸、乳糖
    D: 胆固醇、脂肪、胰岛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五校(宜城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曾都一中、南漳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5.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测还原糖时,需要酒精灯直接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B: 只有检测脂肪的实验才用到显微镜
    C: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均需要先混合再使用
    D: 滴加苏丹III染液后需用生理盐水洗去浮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6. 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成熟小麦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
    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反应后呈现的颜色为
    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填“相同”或“不同”)。
    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此酶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如果均出现现象,则证明此酶是蛋白质。
    播种等量的小麦种子和花生种子,种子需要浅播,因为该种子中化合物含量多,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特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7.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临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非常清晰,另一部分却很模糊,这是由于(   )
    A: 反光镜未调节好
    B: 选择的光圈不合适
    C: 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 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关于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葡萄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需经水浴加热才有蓝色反应
    C: 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色,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
    D: 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不存在微元素缺乏症
    B: 每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是最多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